记住这个教学设计模板,考试多得20分!

来源:时间:2019-03-05责任编辑:donghui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

  • *备考没方向?
  • *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*成绩看不懂?
  • *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*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*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2020教师资格笔试备考群:点击进群,免费获取精品上岸资料包(综合素质、保教知识、教育知识、学科知识)


离笔试考试还有4天,同学们每天都在问:教学设计怎么设计?教学过程太复杂不知如何下手?记住这个模板,考试直接套!学会多得20分!

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教学设计题到底该怎么写?又包含哪些内容呢?

一个标准的、科学的教学设计书写内容及步骤如下:

(1)教学设计说明: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(突出新课程特点);

(2)教学分析: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;

(3)教学目标:知识与技能,过程与方法,情感态度与价值观;

(4)教学策略(或学法指导):选用的教学方法,教学手段,媒体及板书设计;

(5)教学过程

(6)教学反思、评价

教学目标

01、知识与技能目标:

通过学习(字词),学生能够(流利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;掌握XX修辞手法),其实就是基础的知识,背诵一篇文章,牢记一个公式,理解一个概念……

02、过程与方法目标:

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、或分小组讨论,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;

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

03、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

通过探究学习...,学生能够...

通过探究学习杠杠原理,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

四个基本要素

行为主体行为主体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,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,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。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,但格式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:“通过……学习,能说出……”,“通过……学习,能分析归纳……”,而不是“使学生掌握……”“教会学生……”等表述方式。

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。如“通过收集资料”“通过观看影片……”“通过本课学习”行为动词行为动词须是具体可测量、可评价的。如知道、归纳、列举、感受、参加等等,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。

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低表现水平,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。

比如教学目标: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(行为条件),能够背写出(行为动词)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(表现程度),了解(行为动词)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(表现程度)。

叙述好有不同的层次

根据《标准》,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,按照教学内容,由低到高,由易到难,设计具有不同要求、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,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。

过程和方法是什么

对于过程与方法,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,以前写过程与方法,往往写的是:讨论法、合作探究、资料收集等,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,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。

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,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、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、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,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“学会如何收集”“学会如何探究”。(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,也是以后教学须重视的内容,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)

教学设计例题(语文)

请认真阅读下文,并按要求作答。

去年的树

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。鸟儿坐在树枝上,天天给树唱歌。树呢,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。鸟儿要离开树,飞到南方去。

树对鸟儿说:“再见了,小鸟!明年你再回来,还唱歌给我听。”

鸟儿说:“好。我明年一定回来,给你唱歌。请等着我吧!”鸟儿说完,就向南方飞去。

春天来了,原野上、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。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。

可是,树不见了,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。

“站在这儿的那棵树,到什么地方去了呢?”鸟儿问树根。

树根回答:“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,拉到山谷里去了。”

鸟儿向山谷里飞去。

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,锯木头的声音“沙--沙--”地响着。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。她问大门:“门先生,我的好朋友--树在哪儿,您知道吗?”

门回答说:“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,做成火柴,运到村子里卖掉了。”

鸟儿向村子里飞去。在一盏煤油洒旁,坐着个小女孩。鸟儿问女孩:“小姑娘,请告诉我,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?”

小女孩回答说:“火柴已经用完了,火柴点燃的火,还在灯里亮着。”

鸟儿睁大眼睛,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。接着,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。唱完歌儿,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,飞走了。

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:

(1)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,试拟定教学目标。(10分)

(2)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。(15分)
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。(15分)

参考答案

(1)

1.知识与能力目标:读通课文,品味重点词句,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,抒发感受。

2.过程和方法目标:学会多元交流,多向对话,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,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
3.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: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,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。

(2)

1.如果你是鸟儿,今年回来发现大树不见了,你会怎么做呢?(提出问题,请学生回答问题)

2.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找一找鸟儿在寻找大树的途中都向谁询问了?画出他询问的句子。体会小鸟当时历尽千辛寻找好朋友的心情。找不到鸟儿,你心里怎么想的呢?

3.小鸟两次对这灯火“看了一会”,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有什么感受呢?

设计理由:尊重学生的自主性,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,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。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,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,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。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,让学生体会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着急、担心、难过的心情,实现对重点的突破。发散学生的思维,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,达到感情的升华。

(3)导入方法:歌曲和谈话导入。

上课伊始,教师播放歌曲——《朋友》,紧随着谈话导入。

师:同学们,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?这个问题相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。

师再问:你们离别过吗?今天,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。

设计理由:小学阶段,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,所以,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。同时,通过谈话的方式,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感悟友情,为学生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奠定感情基础。

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考试公告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资格认定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,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!

点击打开
收藏

复制链接

微信扫一扫

手机登录确认

微信扫码下载
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

— 登录账号,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—

每日一练

历年试题

面试宝典

时政热点

欢迎登录